□ 胡珊
年輕干部生逢偉大時代,有無比廣闊的施展才干的舞臺。在成長路上,年輕干部只有堅決做到“三不怕”,練好內功,善于作為,不逾底線,才能不負韶華、不負時代!
不怕被“忽視”。剛走上工作崗位,年輕干部往往從基礎性、事務性工作起步。這些工作少有“拋頭露臉”的機會,難有立竿見影的成效,容易讓人產生干再多也容易被“忽視”的錯覺。但這些看似瑣碎的“小事”,恰是錘煉本領的“磨刀石”。“天下大事必作于細”,沒有夯基壘土的扎實功夫,就難有九層之臺的巍然挺立。若人人都對基礎工作敷衍塞責,對日常事務消極應付,不僅個人成長會失去根基,整個單位的干事生態也會受到侵蝕。年輕干部當以“功成不必在我”的胸懷,在瑣碎中練就“馬上就辦”的執行力,在重復中磨出“精益求精”的工匠精神。
不怕被“折騰”。許多年輕干部都有這樣的體驗:剛剛熟悉本職工作,正準備按部就班時,卻被安排參與新任務、臨時工作。這種“不穩定感”容易讓人產生抵觸,覺得是“瞎折騰”“浪費時間”。殊不知,這種“折騰”恰恰是成長的加速器,它的本質是打破舒適區、學習新知識、掌握新技能,接觸不同領域,看似“不務正業”,實則在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。與其被動應付,不如主動出擊。把臨時任務當作展示舞臺,將跨部門協作視為學習良機,在“折騰”中學習,汲取知識、洞悉規律、融會貫通;在“折騰”中淬煉,磨礪膽識、錘煉本領、增長才干;在“折騰”中證明,彰顯擔當、贏得信任、積攢信譽。當年輕干部在一次次“折騰”中游刃有余、化挑戰為亮點時,就離“出彩出圈”不遠了。
不怕被“約束”。初入職場,面對紛繁的規章制度,年輕干部難免產生“束手束腳”的困擾。但細思之,這些看似限制的條條框框,恰如園丁手中的修枝剪,不是要扼殺生機,而是為了讓新苗長得更直、更壯。紀律規矩從來不是成長的阻礙,而是最可靠的“防護網”。試想若沒有黨章黨規的指引,如何在錯綜復雜的政務中把準方向?若缺少法律法規的約束,怎能在利益誘惑前守住底線?若失去組織紀律的規范,又該怎樣避免在權力漩渦中迷失自我?這就像城市交通,紅綠燈的制約,換來的是有序通行;車道線的劃分,保障的是高效抵達。年輕干部當以“心有所畏”涵養“行有所止”、以“言有所戒”成就“業有所成”。在紀律的軌道上,既能守住底線,又能放開手腳;在規矩的框架內,既可規避風險,又能大展宏圖。這才是新時代年輕干部應有的成長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