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 王霞
基層干部身處服務群眾的最前沿,是連接政府與百姓的關鍵橋梁。關心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,是對他們辛勤付出的尊重,也是推動基層治理現代化、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關鍵之舉。只有讓基層干部輕裝上陣,才能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。
基層干部壓力來自多方面。工作任務千頭萬緒、事務繁雜,從政策落實到民生保障,從項目建設到安全生產等,樁樁件件都需要親力親為。但基層人員配備不足、資源有限,一人多崗是常態,常常讓他們應接不暇。“白加黑”“5+2”的工作模式不僅消耗大量精力,還消磨工作熱情。人際溝通中,他們既要面對群眾對政策的不理解、不配合,耐心地進行解釋,又要處理同事間因工作繁忙而產生的關系協調問題,稍有不慎,便容易引發矛盾,影響工作氛圍與個人情緒。職務晉升上,基層晉升渠道相對狹窄,與他們的個人職業規劃和期待存在落差,容易不同程度地產生焦慮情緒。家庭生活里,他們忙于工作,無暇顧及家人,經濟壓力和親情陪伴缺失的雙重困境,讓他們身心俱疲。
關注基層干部心理健康迫在眉睫。他們的心理健康直接關系到基層工作成效與政府形象,長期處于高壓狀態,不僅損害自身健康,還會削弱工作積極性,因而緩解基層干部心理壓力刻不容緩。在個人層面,要倡導健康生活理念,引導他們平衡工作與生活,保持積極心態,學會自我調節情緒;在組織層面,應給予人文關懷,關注他們的職業發展,建立幫扶機制,開展心理健康教育,傳授情緒管理方法,營造和諧工作氛圍,增強團隊凝聚力。要建立公平激勵機制,以業績和能力為導向,拓寬晉升通道,讓付出得到組織認可。同時,必須堅決反對形式主義。上級部門要樹立正確政績觀,精簡會議、文件,減少不必要的檢查考核、調研以及匯報材料、報表冊等,杜絕過度留痕。注重工作實效,不搞形式主義的“花架子”,切實為基層干部減負,讓他們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實際工作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