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 翁軍
安康市委、市政府在加快建成西北生態經濟強市,聚力建設幸福安康的春天,吹響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號角,這是時代所需,民心所需,發展所需。“全國文明城市”稱號是一個城市物質文明、精神文明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綜合性榮譽稱號,是極具價值的城市品牌。“秦巴明珠”需要文明城市來擦亮,“幸福安康”需要文明行為來支撐。
追溯安康近十幾年的城市創建歷程,從創建森林城市、旅游城市、雙擁城市等等,到全國衛生城市創建的“八年奮戰”,安康兒女齊心協力,砥礪奮進,摘取和守住了一塊又一塊來之不易的金字招牌。含金量高、創建難度大的榮譽,背后一定是汗水、淚水的簇擁和奉獻、貢獻的疊加,歷經千辛萬苦。
創文既是黨委政府的決策,又是廣大市民的期盼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需要廣大市民自覺主動參與,外地創文總結了這樣一個恒等式:“市民參與率=創建成功率”,《孫子兵法》曰“上下同欲者勝”。我們不僅要求他人不要亂扔垃圾、不要橫穿馬路、不要占道經營、不要隨地吐痰、不要出言不遜等等,重要的是自己要以身作則,規范言行,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更要率先垂范。
要凝聚廣大群眾關心創建、支持創建、參與創建,養成健康、科學、文明的行為和生活方式,領導干部要帶頭做示范、做表率、能堅持。比如,車輛亂停亂放,我們的執法車輛可不可以帶頭?比如不亂扔垃圾,我們的黨員能不能率先垂范?比如乘車就診排隊,我們的干部能不能不插隊、不加塞?
人是城市文明的基礎和細胞,其實,每個人都渴望文明,無論成功者還是奮斗者,無論是有錢人還是沒錢人,或多或少有“當文明人就是人上人”的潛意識。因為文明是一種向往,是一種素養,是一種氣質,是一種灑脫,更是一種取之不竭的精神資源。文明不是攀比,金錢、地位、權杖不能替代文明。
“人民城市人民建”這道理大家都懂,關鍵是內化于心,外化于形,把每位市民的積極性、榮譽感調動起來了,由“要我做”向“我要做”轉變,杜絕公共場所亂扔雜物、隨地吐痰、損壞花草樹木、吵架、斗毆等不文明行為,讓車輛、行人各行其道,讓扶弱助殘、見義勇為蔚然成風,讓崇德向善成為安康風尚、安康氣場和安康底蘊。
創建文明城市貴在堅持,貴在持久,貴在用心。只要從實際出發,從老百姓根本利益出發,從細微處著眼,提供惠民利民的政策,讓廣大市民真正體會到城市的發展變化,享受創建成果,全國文明城市還會離我們遙遠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