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 葉妍
習近平總書記在塞罕壩機械林場考察調研時強調,“塞罕壩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組成部分。全黨全國人民要發揚這種精神,把綠色經濟和生態文明發展好。”年輕黨員干部要從塞罕壩精神中讀懂忠誠、堅守、奮斗,讓塞罕壩精神薪火相傳。
忠誠是塞罕壩人牢記使命的基礎。20世紀60年代,塞罕壩人聽從黨的召喚,毅然扛起“為首都阻沙源,為京津涵水源”的使命,以“不負重托、不辱使命”的決心做林場的建設者和守護者,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對黨和人民事業的無限忠誠。
堅守是塞罕壩人艱苦創業的內涵。從茫茫荒原到擁有115萬畝林海的世界最大人工林,從“一粒種子”到“萬頃林海”,塞罕壩人憑借堅定的信念、堅韌的意志和毅力,久久為功,譜寫不朽的綠色篇章。
奮斗是塞罕壩人拼搏向前的表現。1962年,369名平均年齡不到24歲的志愿者成為首批上壩者,經過三代人接續奮斗,讓塞罕壩成為我國生態環境改善和高質量發展的典范。
黨員干部,尤其是組工干部要從塞罕壩精神中讀懂忠誠、堅守、奮斗,用“忠誠”踐行初心。組織部門作為黨的政治機關,政治上絕對可靠、對黨絕對忠誠始終是組工干部最本質的底色、最鮮明的特質。要以對黨忠誠的信念,無條件服從組織安排,聽從組織召喚。用“堅守”擔當使命。要學習老組工們甘為人梯、默默奉獻的精神,把優質高效體現在勤學勤練勤思勤干上,把組工干部優秀品質鐫刻在工作細節和堅守里。用“奮斗”開創未來。基層黨建、目標責任考核等日常工作需要細心、耐心和責任心,因此組工干部要能吃得下苦、受得了累、扛得住壓,不斷學習提高思辨能力,樹立獨立思考和理性判斷的意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