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 王羅茜
“民為邦本,本固邦寧。”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,鄉村振興是做好新時代“三農”工作的總抓手。基層只有建強支部堡壘、聚焦產業發展、堅持人才引進,才能寫好鄉村振興這篇美麗篇章,助力農業農村實現現代化。
建強支部堡壘,鍛造鄉村振興“主心骨”。“欲筑室者,先筑其基。”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,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。基層黨組織領導功能是否充分發揮是鄉村振興取得全面勝利的關鍵。基層黨組織是鄉村發展的“領頭雁”,也是農民致富的“主心骨”,其能力水平、自身素質如何直接關系到鄉村振興成效。發揮基層黨建引領有利于實現資源優化配置,提升鄉村治理水平,實現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。要切實抓好基層黨組織書記“關鍵少數”,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,打造一支善謀發展、善于致富、善待百姓的鄉村振興“領頭羊”。發揮黨員模范先鋒作用,增強組織活力。加大培訓力度,不斷提升其綜合素質與工作能力。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,打通成長通道,完善多元化、人性化關愛機制,激勵“領頭羊”帶出“領跑樣”,積極投身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中。
聚焦產業發展,牽好鄉村振興“牛鼻子”。“鄉村振興,產業為先。”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,也是基礎。基礎不夯實,鄉村振興無從談起。只有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,拓寬他們的增收渠道,才能改善他們的生活,讓他們“有干頭、有賺頭、有勁頭”發展優質產業,帶動鄉村振興。然而,現今的農村存在農業產業定位不清晰、缺少必要的產業支撐、都市型農業功能不強、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度較低等問題,制約著農業的轉型發展。因此,想要真正實現鄉村的振興,關鍵要分析地區發展優勢,挖掘鄉村特色產業。培養專業的農業技術人才,推動鄉村產業發展,帶動農民脫貧致富,實現生活富裕。支持和鼓勵農民參與,既要一頭挑起“綠水青山”,又要一頭挑起“金山銀山”;既要一頭挑起農民的“糧袋子”,又要一頭挑起農民的“錢袋子”。
堅持筑巢引鳳,落好鄉村振興“關鍵棋”。“任賢使能,天下之公義。”實施鄉村振興戰略,離不開人才這把“金鑰匙”。人才振興能為組織提供智力支持,為鄉村振興帶來新視野、新思路、新理念。選優配強基層干部隊伍,注重多渠道引進人才,從大學生、務工能人、復轉軍人、產業大戶及能工巧匠中挖掘人才。摒棄學歷“一刀切”思想,突出以能力見真章,在鄉村振興田間地頭這個大舞臺中考察識別干部。吸收吸納一批年輕有為、善做善為的年輕人加入村級班子隊伍,為基層發展注入活力。用真心、真情召喚人才回鄉就業創業,多一些“接地氣”“有需要”“針對性”的就業創業培訓,讓更多迫切需要型人才向基層一線沉淀,在推動家鄉事業發展上建功立業,在鄉村振興的廣袤天空放飛夢想、實現人生出彩。
中國要強,農業必須強;中國要美,農村必須美;中國要富,農民必須富。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,著力做好新時代“三農”工作,只要以抓鐵有痕、踏石留印的作風,苦干實干,就會讓農業增效、農民增收、農村增綠,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堅實基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