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安康,我們三十多年來情系發展,呼喚并創造了很多良好的機遇。西康鐵路、西成高鐵、西康高速公路、西漢高速、十天高速、西渝高速、平利高速,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、全省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示范、全省重大文化旅游項目建設,等等。
在安康,我們發展了基礎越來越扎實的現代產業,工業集中區建設,農業園區建設,生態綠色產業基地建設,人口與城市空間轉換,農村新型合作經濟組織,等等。
在安康,我們探索創造了不少全國全省都享有美譽的經驗和做法,回答了在新時期新形勢下,如何服務群眾,如何改進作風提升行政效能,如何抓住牛鼻子統籌城鄉發展,如何精準扶貧追求可持續發展,如何統籌民生資源促進公平正義,如何抓點示范建設宜居家園,如何以小警務服務大民生,如何建設美麗鄉村,等等。
國家主體功能區示范試點建設,把安康推向科學發展、生態發展、可持續發展的前所未有的新階段,新階段富涵新機遇,新機遇創造新常態。在生態優先的大背景下,安康的資源優勢如何轉化為經濟優勢,進而獲得持久的發展活力,我們的決策能量與現實轉化能量都已經具備。
大資源,大市場,基礎與潛力,人的美好向往,政府的實務水平,全社會蘊藏的財富創造熱情,這一些好的因素,在安康都在有力地推進著轉化。安康良好的發展基礎,也正在更洽切地與大市場對接融合,過去那種小農經濟循環、關起門來進行產品生產、只問天氣不問市場的被動遲鈍局面正在頑強地打破。安康的生態產品如何更快更好地走出去,去贏得市場,去換回財富,去參與更為廣闊的物流、信息流、資金流、人才流的大循環,是我們面對的高山也是平原。市場的主體作用,呼喚我們大安康要有新的作為,找到更為寬廣的新路徑。
3月26日,全省農村電子商務培訓大會在西安召開,全省上百位縣(市)政府分管領導及商務部門的領導、區域傳統商貿企業代表參與培訓。會議釋放兩個重大信息,一是要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實現全省農村工業品、農產品雙向流動,以互聯網+開啟農村建設新模式,在全省打造一個“互聯網+農業農村+新絲路”的農村電子商務標桿工程。二是與著名的京東集團合作,借助中國這個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搭船出海。這兩個信息都指向全省農村電子商務建設是務實的。
就全省而言,農村電商目前面臨兩大制約因素,一是人才短缺,二是物流不配套。解決的辦法只能向市場要機會,這就是要大力進行人才培訓,出臺優惠政策支持農村電商發展,前者借助京東強大的培訓平臺和有效的實踐平臺,以求得事半功倍。后者需要各地政府有機發力,以政策之力激活農村電商發展的潛能。總之,對于已然不太新鮮的農村電子商務,我們獲得的仍然是新機和良好的期待。
僅就農產品而言,我們安康有太多好的品種,好的產品品質,好的規模形成基礎可以大膽走進電商的無限風光。對于這樣的良機,我們要積極反應,從安康生態發展的戰略性高度重視它,從戰術開放的層面操作它,政府先行發力,首先在人才培訓上快走幾步,可以抽調一批大學生村官、年輕的商務干部以及商務、農業、工信、標準化系統的領導干部,參與全省性培訓,必要時引入京東智力進行安康的強化培訓,力爭在人才配備上建立自己的高地。其次是下大力氣推進安康的物流整合,推進農產品的標準化建設,統一農產品品牌,一方面利用安康天貿國際物流的擴散聚合實力,打造高效的物流平臺,一方面鼓勵有志的工商資本加快與農業優勢資源結合,在集約化、規模化、標準化、品質化上大大向前跨出一步。同時,鼓勵工商企業與農村新型經濟合作組織、農場、林場、養殖場以及專業大戶深度合作發展,營造安康的市場強勢。
好的發展,當然要靠好的可持續的政策引導、激勵、保障,在推進安康的農村電子商務中,我們需要進一步整合各項惠農政策,進一步擺布短期見效的農業基礎改善性項目,建立財政性擔保基金支持農村電商發展,用效益的辦法引導各類金融資本向農村電商傾斜。全市十縣區,也應當聯手聯動,比如形成品牌共識,平臺共識,營銷策略共識,在標準化建設和人才培訓、平臺技術建設上,十縣區聯手建立一個共享共贏的發展基金,由市級農村電商牽頭部門統籌,以期形成整體合力。
全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,對于我們生態資源豐富的安康來說,的確是重大的戰略性機遇,我們期待機會不要錯過,全市上下主動發力,奮發有為,搭上全省這趟正點起步的快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