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麗安康,農村必須美麗。回味悠悠的鄉愁,離不開兒時記憶的村莊,更應該憧憬天更藍、水更碧、村更美的現代新農村。推進新型城鎮化,建設美麗富裕新農村,就必須改變農戶衛生狀況,優化農村人居環境,改善村容村貌,提升農民的幸福感。
近年來,我市農村發生了巨大變化,農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、幸福指數不斷提升。然而,有人把“室內現代化、室外臟亂差”,作為當下農村環境現狀的寫照。的確,當下農村臟亂差的現象還比較普遍。諸如,生活生產資料無序擺放,生活污水直排溪溝,垃圾亂堆亂放亂倒,柴草和廢棄物混亂邋遢,畜禽糞便隨處可見,蚊子、蒼蠅、老鼠和蟑螂數量不少,農用化學物質不科學使用,水、廚、廁、圈和居室衛生狀況堪憂,個人衛生意識也不容樂觀。究其原因,無非四點:一是農戶思想觀念沒有跟上時代腳步;二是農村垃圾治理缺少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制度支持;三是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資金投入不足;四是農村居住相對分散而不便清運和處理垃圾。
環境優美是“城鄉美”的要義,是新農村重要標準,也是廣大農民新追求。治理農村環境,是一場向陋習決裂的硬仗。一方面,基層黨委政府要對農民進行環境知識教育,把治理農村生活環境寫進鄉規民約,把廣大農民群眾充分發動起來,不斷增強珍惜環境、保護環境、美化環境意識,使講究衛生、治理環境成為村民的自覺行動,形成積極向上、健康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,形成人人關心環境、人人自覺治理環境的社會氛圍,形成個個講衛生、個個講文明良好風尚。另一方面,也要加大農村“臟亂差” 治理力度,增加硬件設施建設投入,強化污染源專項治理,使農村臟亂差環境治理走上經常化、規范化、制度化軌道,讓人們遠離污染,讓村莊變成最優美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