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由華策影視出品的國內首部互聯網商戰電視劇《創業時代》正在熱播。這部電視劇由著名作家付遙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,講述了軟件工程師郭鑫年(黃軒飾)在開發手機通訊應用 “魔晶”的過程中遇到的種種挑戰與危機,堅持自己的理想,與科技巨頭博弈的故事。
這是第一部由真實故事改編的、全方位講述中國互聯網創業歷史的劇作,其中“魔晶”的原型是國內首個按住講話的手機通訊應用 TalkBox,而來自科技巨頭的競品原型則是今天日活九億的國民手機應用——微信。
“電視劇中,郭鑫年盡管面臨很多次挫折和失敗,最后還是能夠堅持自己的理想,讓自己一手創造的產品得以存留和推廣。現實生活中,真實的故事遠比電視劇要殘酷。在當時的環境里,創業公司要跟壟斷級別的科技公司去競爭,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。” 創業者黃何說道。黃何是科技公司MailTime 簡信的創始人兼 CEO,也是 TalkBox 當年創始團隊的核心成員,親身經歷了 TalkBox 從一夜爆紅到被迫下線的過程。這段故事也于2017年出版的《騰訊傳》所收錄。
(《創業時代》海報)
2010年,黃何到香港理工大學讀研,恰逢移動互聯網時代拉開序幕,智能手機進入公眾的視野。互聯網巨頭紛紛開始布局這個新興領域。那個時候,騰訊 QQ 仍然是壟斷中國的通訊應用,許多創業團隊為了搶占移動互聯網的先機,效仿海外的 Whatsapp 等即時通訊軟件,利用手機通訊錄來匹配好友,主打 “利用網絡通訊節省短信費用” 這一功能。然而這在短信包月的中國并不適用。當時,騰訊也發布了微信1.0版本,仍然以圖片和文字通訊為主,在當時沒有激起很大水花。
身處香港的黃何,深知香港最常用的中文輸入法倉頡非常難用,并且滲透率很低,更多人會選擇用英語夾雜著粵拼讀音溝通。這時,黃何本著教會父母用智能手機的初衷,有了一個新的想法:如果父母能夠按住手機屏幕直接講話錄音,是不是會方便很多?
(《創業時代》故事原型 黃何)
黃何和創業團隊一起將這個想法逐步落實。2011年1月,國內第一個“按住講話”的即時通訊手機應用 Talkbox 正式上線,在一個月內靠著自然增長就獲得了100萬用戶量,并且登上蘋果 AppStore 即時通訊分類的榜首,用戶增長速度、活躍度、留存率等指標遠超微信。
“TalkBox 一夜爆紅,當時我們真的特別興奮。它不僅在中國有很多用戶,在東南亞其它國家也非常火。很多國內的科技巨頭都來找我們,跟我們談投資或者收購。” 黃何回憶,這其中也包括騰訊。
然而,事情還未談攏,TalkBox 上線后的四個月,微信2.0推出了完全相同的功能以及設計,僅在半個月內就占據了 App Store 即時通訊軟件榜首的位置。憑借 QQ 十幾年積累的國內市場,騰訊把 QQ 用戶迅速導流到微信,造成病毒式傳播效果。這些都是成立不到一年的 TalkBox 團隊無法企及的巨大資源和平臺。
“創業這么多年,其實產品之間互相 ‘借鑒’ 的事情已經太常見了,但是當時我還年輕,才21歲,也沒有經歷過很多風雨,所以當下覺得有些不服氣。” 投資和收購的機會因為微信2.0的推出而泡湯,但是黃何就憑著這口氣,帶著 Talkbox 團隊硬撐了三年。雖然獲得了1300多萬用戶量,但是仍然無法與微信飛速增加的市場占有率相比。
此外,運營和開發成本高、沒有及時開發更多新功能、錯失轉戰海外市場的機會等原因也導致 TalkBox 的市場份額不斷下降。2013年底,Talkbox 的用戶逐漸流失殆盡,該應用在中國內地被防火墻屏蔽,最終下線。
“在當時的環境下,誰的產品更創新并不是獲勝的關鍵。起決定作用的是速度和資源。所以說,《創業時代》描繪的是一個理想化的結局,TalkBox 最終還是被巨頭終結了。”
(Talkbox 當年的產品海報)
這段創業經歷讓黃何意識到,互聯網通訊領域的用戶關系鏈反而會給產品的推廣造成壁壘。每一個即時通訊軟件都是封閉的,必須要通過一系列注冊的步驟、成功加入這個軟件的用戶,才能建立起彼此的聯系。“有沒有什么東西是能夠打破產品的界限、把世界各地所有互聯網用戶連接起來的呢?”黃何想。
于是黃何開始了再一次的創業。吸取了 TalkBox 的教訓之后,他和團隊一起開發了一款基于郵件這個開放協議的短信式郵件應用,將之命名為 MailTime 簡信,發郵件好像發短信一樣簡單。這個郵件應用可以隱藏郵件中的冗余信息,以對話框的形式展現郵件內容。不久,黃何拿到了真格基金的投資,在徐小平的建議下將這個產品帶到美國硅谷,在當地繼續開發和推廣這個產品。
2014年,黃何帶領簡 MailTime 信團隊參加硅谷知名的創業競技場 TechCrunch Startup Battlefield 并入圍決賽。在之后的媒體報道中,MailTime 簡信被指出是歷史上第一個入選此比賽的華人團隊。MailTime 簡信1.0在這次競技場上正式上線,僅支持英語以及一個郵箱服務。在無任何推廣的情況下,幾個月內自然增長了大約15萬用戶。2015年,MailTime 簡信2.0發布,app 上線后立即被全球18個國家和地區的蘋果 App Store 推薦,并被評為“年度最佳app”。到目前為止, MailTime 簡信已經在全球獲得了超過700萬下載量。
回顧幾段創業經歷,黃何總結了中國和美國創業環境的異同。“相較而言,中國的創新速度比美國慢,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的創業環境不重視‘從0到1‘的技術或者產品創新,更看重‘從1到100’的商業模式的變化,拼執行力、資源、速度,這樣的環境不利于小公司和小團隊的發展,也阻礙了新興技術和產品的不斷涌現。”
黃何現在仍然是創業大軍中的一員,除了 MailTime 簡信,他正在試圖利用區塊鏈技術革新大數據領域,解決數據交易中常見的數據造假和隱私泄露等問題,讓所有互聯網用戶能夠通過出售自己的非隱私數據來獲得收益。
“電視劇總有大結局,可是創業的故事永遠在繼續,每天一睜眼就是全新的世界等著我去探索。面對過去的失敗和挫折,你能做的就是不斷總結經驗,繼續往前,爭取把人生的下一個篇章寫得更好。” 黃何說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