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標題:多部現實主義題材劇金秋上演
《特勤精英》匯聚了青春陽光的年輕演員。 主辦方供圖
近來的電視熒屏上,呈現出一個可喜的變化:一味表現家庭矛盾的“家鬧劇”,架空歷史、嘩眾取寵的古裝劇等受到觀眾批評的低品質劇淡出;與之相對應的是,不斷涌現出叫好又叫座的現實主義題材劇。
金秋十月,有大波新劇與觀眾見面。革命歷史題材劇《愛人同志》正在央視8套熱播,該劇展現了第一代中國共產黨人追求革命理想的英雄群像,讓觀眾感懷。10日晚于江蘇衛視開播的中國首部維和題材大劇《維和步兵營》及即將登陸湖南衛視的《特勤精英》,同樣備受矚目。此外,《花兒與遠方》等頗具年代感的現實主義題材劇,也激起了觀眾的共鳴。盡管這些故事發生的時間點不同,但眾主創在受訪時無一例外均強調:“創作時堅守現實主義精神。”
主旋律大劇
展現平民英雄形象
由吳京執導的《戰狼2》在今年夏天創下了國產電影票房紀錄,掀起了風潮。聚焦中國維和作戰部隊故事的電視劇《維和步兵營》也于10月10日登陸江蘇衛視幸福劇場。
被譽為“劇版戰狼”的《維和步兵營》,以林浩楠和“中國維和步兵營”這支隊伍的共同成長為主線。總導演寧海強9日在該劇的開播發布會上談到:“之所以拍這部劇,是源自一位中國維和部隊戰士的孩子感慨,非洲的很多小朋友生活在戰亂的國度,而自己為生活在和平的國度而自豪,也為他父親能加入維和部隊而自豪,于是我下定決心拍一部反映中國維和部隊的片子。”
另一部備受矚目的電視劇《特勤精英》,則是我國首部全景式展現消防官兵真實生活的青春熱血電視劇,將于10月16日起每晚19時40分亮相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。該劇由徐宗政執導,張丹峰、蘇青、李乃文等主演,通過講述一群消防官兵的故事,展現平凡英雄的偉岸形象。
在劇中扮演消防精英部隊飛豹隊消防戰士的張丹峰,10日在北京受訪時表示,通過參演該劇,讓他對消防員無私忘我的奉獻精神深有感觸:“平時提到消防員,首先想到的都是人群中迎著火光前行的背影,他們是偉大的。但其實消防員也是平凡人,他們救人于危難卻很難顧及到家人,他們也有自己的生活,自己的家人。但是我就在想,消防員等基層警務人員和他們的家人都特別不容易,要向他們致敬。”
持專業態度
還原戰士真實狀態
正如《愛人同志》導演毛衛寧所說,現實主義是一種創作方法,它不但沒有過時,而且是創作者要秉持的一種重要的創作態度。而這些新劇的主創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,提及最多的詞匯即為“真實”。
作為一部軍事題材劇,《維和步兵營》不僅展示了先進的軍事設備,更展現了維和作戰的訓練日常:輪式步戰車、新型加榴炮、武裝直升機等國產裝備輪番亮相。“《維和步兵營》中反映的戰爭、爆炸都是真實情景。”寧海強接著強調,該劇反映的都是真實事件,戰士所有的狀態都是真實狀態。
《特勤精英》導演徐宗政則表示,為了讓該劇更為專業化,劇組處處嚴格把關,“堅守現實主義精神,講好中國故事”。在拍攝前,劇組專門組織演員進行軍訓,從站軍姿、練體能,到學習操作項目,完全按照消防員平時的訓練要求和強度。此外,該劇還得到了公安部消防局和重慶消防總隊的大力支持和指導,因此不但高度還原了消防員日常訓練、出警的真實場景,還高度還原了現實中的事故現場和緊張的救援場面。值得一提的是,劇中大量火災場景,均為真實展現。
正在安徽衛視、山東衛視熱播的《花兒與遠方》聚焦第一代軍墾人的生活和愛情。導演鮑成志說,他希望借該劇向為保衛邊疆、建設邊疆奉獻一生的人們致敬,“我也有責任把這種精神傳遞下去”。帶著這份初衷,導演在片場搭建力求最貼近真實的場景,帶領劇組主創參觀軍墾博物館和體驗軍墾生活,“就是為了讓他們熟知那段生活,更好地給觀眾演繹出來”。
拒絕“流量明星”
演技派用實力表演
梳理這些陸續和觀眾見面的現實主義題材劇可發現,不見“流量明星”,而是選擇更為貼合角色的新人演員或資深的演技派。
《特勤精英》中大量啟用了新演員。導演徐宗政認為,他們年輕、活力、朝氣蓬勃,符合當下消防員健壯挺拔的平民英雄形象,“也能為熒屏帶來新鮮氣息”。而眾演員為了奉獻扎實的演技,也耗費了大量心血。比如《維和步兵營》在拍攝時有大量爆破戲,但參演的所有演員都不用替身。
蔣雯麗為詮釋《花兒與遠方》中的角色也下了不少功夫。劇中,蔣雯麗一改以往在影視劇中輕聲細語、溫婉精致的模樣,她所飾演的“郝玉蘭”嗓門高亢,為人爽快,一頭短發又黑又硬,工作中一馬當先沖在最前面。“我演每個角色都會調動我自己身上某一個方面,因為每一個人都是有各個層面的。”蔣雯麗說,這次她就調動了自己身上“爺們”的一面。
其實蔣雯麗在生活中幾乎不那么大嗓門說話,但是為了飾演郝玉蘭,她必須要把直言直語、風風火火、大大咧咧的特點都展示出來,給觀眾展現出自己“漢子”的一面。注重細節的蔣雯麗,在劇中經常以“俺”自稱,在戲中坐在板凳上生啃大蔥、大口咬著煎餅,把山東女兵生活習慣和率真的一面展現得淋漓盡致。劉長欣 王萍